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

《聚焦台灣:走出憂鬱》

《聚焦台灣:走出憂鬱》
將深入探索影響數百萬人的情緒障礙

台灣新生報/記者夏秀珠台北報導/台灣擁有蓬勃的經濟和勤奮的勞工,乍看之下似乎具備了新興市場的所有條件,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Discovery頻道《聚焦台灣: 走出憂鬱THE SEARCH FOR LOST HAPPINESS將調查憂鬱症的原因

瞭解它如何影響台灣兩百萬成人以及部分患者採取的極端療法。從科學家、精神科醫師到流行巨星和尼姑,見證各行各業的人如何聯手對抗這種遍及全球的情緒障礙。《聚焦台灣:走出憂鬱將於1226週日晚間九點在Discovery頻道首播,1231晚間7點重播。

 亞洲文化中,憂鬱症從不被視為疾病,反而常遭到誤解,成了人人避而不談的禁忌話題。這種複雜的疾病有許多原因,像是生理、心理及社會因素。而運動、飲食、社交和自尊等因素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。

許多憂鬱症患者之所以會得病,並非因為發生不幸或是生活環境造成,而是壓力不斷累積的後果。長期的睡眠不足

加上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,兩者惡性循環的結果,使得憂鬱症成為現今社會常見的疾病。

如今台灣有將近一成的成人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,跟先前的統計數字相比顯示有大幅增加。有些人將這種現象歸咎於台灣近年的經濟景氣差,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帶來與日俱增的壓力,也是罪魁禍首之一。

一小時的特別節目《聚焦台灣:走出憂鬱》將看看憂鬱症患者如何克服社會的異樣眼光,尋求治療之道。本節目也將深入探索憂鬱症的傳統療法,像是瑜珈、冥想及禱告,同時也要一探部分患者選擇的另類療法

包括大笑療法及一種鼓勵病人大聲哭嚎的特殊療法。

 本節目也將特別介紹一種對抗重度憂鬱症的創新實驗療法:腦部深層刺激術(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)。腦部深層刺激術是一種外科手術,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已逾15年,目前台灣已經將DBS運用在臨床實驗,治療重度憂鬱症患者。腦部深層刺激術透過手術在患者腦部植入節律器,將電脈衝送往大腦特定部位。

12月請鎖定Discovery頻道《聚焦台灣:走出憂鬱》,一起來認識憂鬱症,瞭解治療憂鬱症需要付出的努力,看看憂鬱症患者如何重新找回曾經擁有的幸福和滿足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