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裝置密度,力拼全世界前3名
台灣新生報/記者夏秀珠報導/「太陽能熱水器」是我國現階段發展再生能源產業中,惟一擁有完全之自製能力者,且其產品有節能(每1平方公尺 集熱面積每年可節省68公升 油當量)、減碳(每1平方公尺 集熱面積每年可減少190公斤 二氧化碳排放)、經濟(南部地區約5年回收,部分工業或商用系統甚至在2~3年內即可回收裝置成本,而太陽能熱水系統平均使用年限約在15年左右)、安全(沒有瓦斯露氣或電熱爐爆炸的危險)等主要特性。
截至99年11月底,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總安裝面積已達200萬平方公尺以上,每年可省下600萬桶20公斤 裝瓦斯,減少4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。「600萬桶的瓦斯,體積比整座一O一大樓還多出20%」,經濟部能源局換算,如果把這些瓦斯桶一個個堆高,高度相當於把1,400座玉山疊起。
目前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裝置安裝戶達50萬戶,普及率達6.5%以上,裝置面積密度(每平方公里有52.63平方公尺 之集熱器面積)為世界第5名,仍有成長空間。經濟部依據立法院98年通過之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」規定,已於99年4月12日 發布實施「再生能源熱利用獎勵補助辦法」,希望透過政府之獎勵補助,激勵國人購置太陽能熱水系統,以加速國內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普及應用,其補助基準以裝設之集熱面積計算,本島每平方公尺補助2,250元,離島則為4,500元。
經濟部能源局表示,將持續辦理推廣、獎勵民眾安裝太陽能熱水器,並致力輔導產業提升產品競爭力,期能把台灣太陽能熱水器裝置密度,推向世界前3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