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、西「貝多芬」用電子耳和音樂對話
聽損音樂家現身說法:聽損者如何擁抱音樂世界
台灣新生報/記者夏秀珠報導/五月21日下午,美國藍調和搖滾音樂家同時
也是人工電子耳植入者的
Richard Reed應邀於亞洲(臺北、香港、上海、北京)進行四場巡迴演講與演出。
臺北首場除了吸引許多國內電子耳手術植入者及特教、聽語相關從業人員到場之外
主辦單位更沒讓Richard專美於前
同時到邀請國內
琴藝一流的電子耳少年謝天宇蒞臨現場與
Richard Reed進行一場美麗動人的「音樂對話」。
『聽力損失』對一般人所帶來的不便可能是看電視必須加大音量,
聽電話必須要求對方多說幾次,更嚴重者可能無法與人溝通、無法上教堂、無法參與聚會或討論
若是發生在以音樂為志業的音樂工作者身上,似乎就等於事業被迫終結。
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科學家Drennan, Ward R.與
Rubinstein, Jay T.教授2008年即對人工電子耳植入者的音樂識別能力進行研究
發現他們對音樂中「音調」的識別能力普遍較低,雖然可以透過練習提高對音調的識別力
卻由於聽覺系統的生理缺陷,增強空間仍有限。
但是對於音樂中其他要素(響度、節奏和音色)的識別力則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
尤其是節奏,研究顯示75%~90%的電子耳植入者對節奏和音調持續時間的識別能力
竟可以與具備正常聽力的人相同。
Richard Reed是一位不向命運屈服的音樂狂熱者,由於使用耳毒性抗生素而導致中年失聰。
為了找回因為聽力而失去的音樂之路
Richard Reed除了在2002年植入人工電子耳
更運用了他最愛的音樂創造了「希望之音」(Hope Notes)
-一套為幫助配戴聽力輔具的聽損者提高音樂識別力和
欣賞能力而設計的訓練課程
同時對植入者如何對音樂感知和欣賞能力的提升作清楚的解說
練習樂曲含蓋古典、民歌、藍調和鄉村音樂,以及一些耳熟能詳的樂曲。
「希望之音」(Hope Notes)不僅讓Richard繼續邁向音樂之路
在也幫助了更多像他一樣的音樂愛好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