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M臺灣持續以獨特創新迎接百年
2010年成就多項第一,2011年加碼在地投資
台灣新生報/記者夏秀珠台北報導/ 深耕臺灣超過四十年的美商3M臺灣子公司,期望持續以獨特的創新功法,締造新年佳績、並創造出更多讓生活更便利的解決方案,同時也將加碼對臺投資,提升在地研發與服務能力。
此外,3M臺灣還以在地觀點,領先全球子公司出版新書『你不知道的3M』,分享其在地經營、創新與管理秘訣。
3M臺灣子公司董事長 趙台生表示:「2010年對於3M臺灣來說是成果豐碩的一年,在3M全球65個子公司中,3M臺灣的成績名列前茅。不但業績成長為全球之冠,新產品的開發指數也高達40%,顯示3M臺灣優秀的產品開發能力與銷售能力。3M的創新不是天馬行空,唯有務實,把創新轉變成新臺幣才是根本。」他接著提到:「40幾年來,3M與臺灣一同成長,綜觀全球經濟脈動以及兩岸的頻繁互動,3M將加碼投資臺灣,預估今年2011年在實驗室與工廠的投資相較於2010年將成長10倍!」
創業至今109年,3M創下連續93年賺錢並發放股利的紀錄,這並非僅靠運氣,關鍵在於獨特的創新DNA。
以3M臺灣為例,行銷全球的荳痘貼、在主婦間造成轟動的魔布拖把、獨創水洗的絲質棉被等,不但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式,更讓臺灣成為消費產品的創意王國。而創新並非止於產品的應用,讓文具迷為之瘋狂的甜甜圈造型的膠臺,也是行銷創新的典範,賦予原有的膠臺新生命。因此3M的創新不僅是產品,還反映在行銷、銷售與管理上。「3M不是僅有大家熟悉的消費產品,每天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,直接或間接的使用到3M的產品。」3M臺灣子公司技術長 仝漢霖表示:「腳踏車上的水轉印標籤、讓手機更省電卻更亮的增光膜、甚至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試片,都有3M的創新足跡。3M擁有45個技術平台,一種技術就能衍生千種商品,目前3M共有6萬多種產品行銷全球,其中臺灣便有3萬多種產品出現在生活周遭的每個角落。在你的家中或行進路上多多少少離不開3M的產品。」
身為3M新書的幕後推手,也是3M臺灣子公司策略長兼發言人吳漢明表示:「延續創新,以及伴隨而來的容錯精神,再加上臺灣人的創意與衝勁,3M臺灣同仁的各項表現在全球子公司中總是最亮眼。
這本新書從3M臺灣的角度出發
分享了與臺灣40多年來共同發展、成長的經驗。
在領導、創新以及員工的故事上有諸多的著墨。」吳漢明也強調:「我們不僅在業績上有高度成長,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上,也善盡其責。去年開始,3M臺灣投注心力於水資源議題。截至2010年12月初,水資源的關懷總共橫跨全臺11縣市,近全臺灣二分之一,連結超過243個水資源相關中央與地方政府、大專及國小等學術單位、企業夥伴、民間業者與非營利組織團體等投入。並訓練全國近百位水種子,
將3R與3M水知識擴展並深耕各至全臺各地縣市與社區。3M員工志工花費近5,000小時,透過全臺與全年走透透,總共觸及近160萬人,將近全臺7%人數。」
欣逢建國百年之際,3M臺灣除將延續創新精神,帶給客戶與消費者更優質的解決方案與服務外,也將繼續深耕臺灣,提升在地全方位的競爭能力。
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02年,百年來的蓬勃發展,全球79,000餘個優秀同仁以專精的技術及資源,向全球顧客提供多元化及高品質的服務。3M公司是一個不停追求創新及突破的企業組織,擁有45個技術平台,其中超過7,000個同仁全職從事研發的工作,目前共計35個事業單位的組織,其區分為六大事業群:消費及辦公用品、光學及圖誌產品、電子電力暨通訊產品、醫療保建用品、工業及交通運輸產品、安全、防偽暨專業防護材料。
3M 臺灣成立於1969年,目前在臺北設有辦公室,臺中、高雄各有一個聯絡處,物流中心設於桃園縣大園鄉,生產線及技術研發中心則設立於桃園縣楊梅市,於2005 年在南部科學園區成立臺灣明尼蘇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,為唯一專業製造光學增光膜的生產單位。目前有2,000餘位同仁在臺灣各地為顧客提供服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